文章來源:健康與美容
作者:HB
同樣年齡,有人大腦老化速度快,有人大腦老化速度慢。日本東北大學老齡醫(yī)學研究所瀧靖之教授強調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『有遺傳基因方面因素,而更重要的是生活習慣導致的』,其中壓力會加速大腦的萎縮。
壓力不僅包括因人際關系而產生的精神壓力,還有因疲勞和睡眠不足導致的肉體壓力。在這些壓力下,身體接受大腦指令,由副腎合成皮質醇的量增加。皮質醇本來是保護身體免受壓力影響的必須激素,但是如果持續(xù)在過剩狀態(tài)則會對大腦帶來損傷。
瀧教授表示『海馬是大腦中唯一產生新的精神細胞的位置,血液中持續(xù)皮質醇過量狀態(tài)會妨礙新神經細胞形成,導致海馬萎縮』。實際上,長時間感受到壓力而抑郁的人,以及有過災害等強烈壓力體驗的心理外傷后壓力障礙患者(PTSD),均發(fā)現(xiàn)存在海馬萎縮的情況。因此,這種海馬萎縮會提升將來患認知功能障礙(老年癡呆癥)的風險。
海馬是指……
海馬體位于大腦丘腦和內側顳葉之間的部分,主要負責長時記憶的存儲及定向轉換。如果長期處于壓力過大的狀態(tài)下,會導致其萎縮,造成功能衰退或引發(fā)健忘。
皮質醇別名『壓力激素』。大腦內長期處于皮質醇過剩狀態(tài)則會導致海馬體等萎縮,這種萎縮會提升患抑郁癥、甚至認知功能障礙(老年癡呆癥)的風險。
『總是感到有壓力』的人一定要注意!也許大腦受到的損傷遠超你的想象。早稻田大學學術院的西多昌規(guī)副教授說『抑郁癥進一步發(fā)展,可能導致對壓力和疲勞變得遲鈍。最近,睡眠比較淺’或者'粗心大意的小錯誤增多’等出現(xiàn)這樣的現(xiàn)象,就應該開始找應對壓力的措施』。那么,你的大腦有沒有問題呢?做一做下面的測試吧。
這些癥狀連續(xù)持續(xù)兩周以上,就可能患抑郁癥。要脫離這種壓力狀態(tài),首先需要休息。然后建議到醫(yī)院心內科或精神科進行咨詢。(抑郁癥診斷基礎基準由日本日經社編輯團隊制作而成)
除了壓力外,其它加速大腦萎縮的風險因素還包括:導致糖尿病和高血壓的『生活習慣病』、腹部肥胖的『內臟脂肪型肥胖』、『酗酒』、『睡眠不足』、『運動不足』等。
瀧教授指出『生活習慣病中增加老年癡呆癥風險的是糖尿病。糖尿病患者的大腦中容易積存一種異常蛋白質叫做β淀粉樣蛋白』?;祭夏臧V呆癥人的大腦中沉淀著很多老年斑,這就是β淀粉樣蛋白造成的,通常從出現(xiàn)老年癡呆癥狀的大約15年前就已經開始沉淀了。
事實上,睡眠不足也會積存β淀粉樣蛋白。睡眠中大腦細胞間隙增加,腦脊髓液流動暢通,β淀粉樣蛋白等廢棄物流出體外,也就是在打掃大腦。有報告顯示經常熬夜的人腦脊髓中β淀粉樣蛋白的含量比規(guī)律作息睡覺的人多。
將26名健康男士(40-60歲)分成熬夜組和睡眠組,測量腦脊髓液中的β淀粉樣蛋白量。第二天早晨的數(shù)值中,睡眠組比之前減少,熬夜組比之前上升。 (數(shù)據(jù)來源:JAMA Neurol.;71.8.971-977.2014)
另外就是肥胖,瀧教授研究中BMI越高(肥胖的人),海馬的萎縮就越嚴重。瀧教授指出『這一現(xiàn)象只在男性的體內發(fā)現(xiàn),可能是因為男性很多都有內臟脂肪肥胖』。而女性如果也有這種肥胖那么也會導致海馬萎縮。并且,飲酒量越多大腦萎縮進度越快。瀧教授說『特別是掌管理性和共鳴的'額前區(qū)’也會萎縮』。
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加速大腦衰老的風風險有很多。但是,這都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措施來應對。有糖尿病的人好好接受治療,睡眠不足的人好好睡覺。肥胖的人堅持減肥,大量飲酒的人要少喝。運動不足的人就動起來。
加齡和遺傳因素之外,加速大腦萎縮的風險,生活習慣中也有很多。上述相關數(shù)較多的人,大腦老化的進展的可能性大。(采訪編輯部根據(jù)制作)
只要行動起來,就能減少對大腦的威脅。實際上,有報告顯示運動會增加海馬的體積。所以,真的還能自救!
01
每天運動
你肯定有這樣的感受吧——運動后頭腦會清晰!運動后血流加快,給大腦供給大量的氧氣,但是好處真的不僅僅只有這些。
運動對大腦來說和用“藥”的效果一樣。瀧教授說:“運動當中效果最好的是走路和游泳等有氧運動,能增加神經細胞的能量源泉——神經營養(yǎng)因子(BDNF),還能增加海馬的體積?!?/div>
在有氧運動組和伸展運動組的比較研究中,觀察他們一年中海馬體的變化,伸展組隨著年齡增長海馬萎縮,而有氧運動組體積增加。另外體積增加越多的人,BDNF越多。有氧運動增加體內的BDNF,海馬的神經活動活躍,促使體積增加。有氧運動對大腦健康是有百利而無一害。當然還能預防生活習慣慢性病,有助于身體健康。
我們推薦能讓呼吸稍微加快的快走運動。瀧教授說“每天30分鐘左右就可以,重要的是要養(yǎng)成習慣”。利用上班時間走走,或者不乘電梯而是爬樓梯,都可以刺激大腦哦。
02
交流&孤獨
保持定期社交活動,聽別人說話,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,為別人著想,感覺很開心……這個時候大腦都在充分活動,交流能充分刺激大腦。相反,孤獨對大腦非常不好。
美國一項針對老年人生活的研究表明,感到孤獨的人腦內的β淀粉樣蛋白量多,孤獨還能提高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。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,所以和別人交往是一種基本。和朋友家人聊天,一起出門,通過社交
網站互相聯(lián)系…...一定要珍惜這樣的交流和溝通。
03
興趣&好奇心
彈奏樂器、看書、旅行、做飯、學外語。你有哪些興趣愛好呢? 瀧教授說:“興趣和好奇心對大腦來說是最棒的營養(yǎng)。好奇心越強的人大腦越不容易萎縮。”
瀧教授的團隊對24 ~ 75歲的274名志愿者進行6年跟蹤,調查他們的性格傾向和大腦萎縮度的關系。結果顯示好奇心越強的人,側頭后頂部的灰白質萎縮程度越低。這個部位具有保留和處理臨時性信息的“工作記憶”和創(chuàng)造性,是一個承擔高層次認知功能的部位。相反,好奇心弱的人,這個部位的萎縮程度很高。
做喜歡做的事情就感到開心,挑戰(zhàn)新的事情就感到興奮,和喜好、開心、傷心等情感有關的“扁桃體”活躍,可以釋放更多的多巴胺。瀧教授解釋:“多巴胺會形成干勁兒和成就感,從而提高記憶力”。就像喜歡的東西記起來很容易,而不喜歡的東西記起來就很費勁一樣,都是大腦的這個結構在發(fā)揮作用。
另外,瀧教授自己也重新開始彈30多起年沒彈的鋼琴?!皬椀臅r候真的很開心。沒有雜念,注意力集中?!?另外看書和學習也能增加知識和智慧等“認知預備力量”。這也能預防認知功能障礙,活到老學到老真的很重要。
04
經常發(fā)呆
壓力大,很緊張,完全放松不下來......針對這樣的人,我們推薦試試“發(fā)呆”。
西多副教授說:“長時間集中做某件事情,其實對大腦是非常不好的。注意讓自己多發(fā)發(fā)呆”。最新研究證實,發(fā)呆的時候大腦反而更加活躍。大腦消耗的能量中,看書等有意識的活動消耗的能量只占整體5%,而60-80%都被發(fā)呆的時候消耗完的了。這種發(fā)呆時大腦的活動稱為“默認模式神經網絡(DMN)”,它位于后部帶狀物和前頭葉內側等。西多副教授說“關于DMN未知的部分太多,有說法是它負責整理記憶,觀察自己所處的環(huán)境,為即將發(fā)生的事情提前做準備等。”
很多人都會覺得發(fā)呆很有罪惡感,然而“發(fā)呆的效果”真的很好。有報告顯示,認知功能障礙和抑郁癥都和DMN活動下降有關。西多副教授說:“如果集中精力做什么事情,那就每隔60~90分鐘發(fā)呆一會兒?!痹谵k公室或者車窗里向外面看一會兒,做一下深呼吸也可以。好好發(fā)呆一下吧。